第114章(2 / 2)

道缘儒仙 鬼雨 4053 字 4个月前

叶昊天听得摇头叹息,没想到真神还有这等辛酸的往事。他略微沉默了片刻。然后

替对方说道:「你身为天奎星君,位高权重,坐镇一方,於是便积极培植自己的势力,认白帝为义父,甚至处心积虑的接近云华夫人……你的手段好高明啊!若不是碰到大魔头伊布谷,说不定你的诡计已经得逞了!」

提起云华夫人,真神的面色变得一片通红,神情莫名其妙的激动起来,大声道:「胡说,初识小云之时,我根本就不知道她是玉帝老头的女儿!」

叶昊天眼看对方快被自己气糊涂了,连忙接着挖苦:「你自号大魁夫子,文章才智天下第一,若说被一个女子瞒住,鬼才信呢?」

真神面色铁青,双目放出咄咄精光,彷佛要准备动手了一般。

叶昊天心中有些不安,嘴上却毫不服软,继续讽刺道:「好,就算你当时不知道。见到伊布谷时还不知道?知道了就将深受着自己的姑娘剁为肉酱?厉害!果然厉害,不愧是冠绝天下的魔尊!」

真神牙关咬得咯咯作响,大喝道:「我已经说过了,那纯粹是权宜之计!要不是我表演卖力,云儿的元神如何才能逃出来?你当伊布谷是那么好相与的?」说到这里,他忽然仰天长叹:「魔门虽然嗜杀,但也敢恨敢爱,只是曲高和寡,无人理解,无由背负骂名而已!」

叶昊天看着他满脸凄怆的表情,心中忽然有些同情,觉得魔门也不是没有值得沟通理解之处。

真神摇头叹息了一会儿,最后终於回过神来,往下接着阐述魔门的神髓:「魔的第四个特性:变异之谓魔。你知道什么是变异?知道我为何弃神从魔选择了魔门?」

叶昊天摇摇头,语气诚恳的道:「还请神君明示。」

真神看他叫得亲切,不觉多看了他两眼,然后放缓了语气道:「人活於世,就要走出一条寻常的路。要想出人头地,始终跟在屁股后肯定是不行的,必须穷极於创新。魔门的创新没有任何的顾虑,信马由缰,任意炎之,所以其结果自然不循常态,这就是变异。虽然变异的结果十有八九不能令人满意,可是只要有一分成功的希望,我们也毫不犹豫的去做。」

叶昊天若有所思,感觉从这段话里很受启发。於是点了点头。

真神见对方终於认可自己的说法,不禁有些高兴,接着道:「举个具体的例子,我

如果老老实实的去做什么天魁星君,一辈子也别想超越玉帝修行千万年的功力。所以不得不独辟蹊径,弃道从魔。其结果就是在短短的时间里成为冠绝天下的高手。这就是我们魔门的理念,要想成功,必须进入痴迷的境界,所谓『不疯魔,不成角儿』,我劝你啊。还是入我魔门算了!」

这次叶昊天却没再点头,而是反驳道:「做人还是要有原则的。创新固然可贵,也要遵循一定的规矩,不然结果难以控制。比方说有一百个人去练某种新的功法,结果九十九个人走火入魔,只有一个人炼成了绝世高手。这种功法到底该不该炼?我看是不能练的。神君智慧过人,方能成就魔功,正是那百分之一的人选,至於别的修魔者,大都在功力未成的时候被人剿灭了!」

真神并没有否定他说的话,略微沉思了片刻。开口说道:「上次你曾提到神魔合一的功夫。老实说,我现在大宇宙!每个人受修魔就修对神魔合一很感兴趣。将来等我推翻了玉帝佛祖的统治,就去建立一个神魔合一的魔,爱修神就修神,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多好啊!」

叶昊天还是不同意:「道不同难以并立,除非你能平衡各方的权益,建立一个互相制约,规章完善的体系。否则将很难成功。倒是神君自己,你若能再度出魔入道,完成由道入魔,由魔还道的一个轮回,必将在宇宙之间留下一个千古传颂的神话!」

真神双目神采奕奕,大笑道:「好!一俟我坐上龙椅,这就弃魔向道!这回你该拜我为师了吧?」

叶昊天微微一笑:「我先预祝神君完成魔道轮回的壮举。不过,神君能否如愿入主凌霄宝殿,我却不太看好。这些还是后话,我们现在继续谈魔道,请神君接着说。」

真神「嘿嘿」笑着收回神往的思绪,说道:「魔的第五条特性,凄美之谓魔。魔门不求永恒,只求璀璨绚丽的那一刻。比如昙花一现,美丽的色彩令人回味无穷,三月不知肉味,匆匆逝去却又让人无限惋惜,甚至心中凄苦,这就是凄美的魔力。」

叶昊天翘起大指赞道:「好,神君此说甚为高明,原来魔门还有这么多值得学习的所在。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在下受教了!」

真神也对他的反应很满意,大声道:「只要你入了魔门,我立你为二世魔君!将来必定得传大宝,你看如何?」

叶昊天低头沉思了片刻,看上去在想对方的条件,其实却在思考如何才能反败为胜。

真神一直在热切的瞧着他,希望他能答应。不知为何,他忽然觉得自己先前所招的几个弟子都是废物。

叶昊天想了好大一会儿才抬起头来缓缓说道:「感谢神君盛情。不过,关於邪正之辩在下还想再说几句。神君有所不知,在下既曾身入道门,被封为二品上仙,又曾偶入佛门,被封为昊梵广天佛,可以说对佛道两家都稍有涉猎。然而我真正感兴趣的却不在此,而是一个在天界默默无闻的流派,名之为『儒家』。」

真神轻『喔』了一声:「说说看,儒家有什么高论?」

叶昊天侃侃而谈道:「儒家的基础之一叫做『中庸』。『不偏不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真神眉毛一掀:「这个观点跟魔门刚好相反嘛!我不怎么看好!如果一味中庸,自

然缺乏创新,少了刚猛之道,那可不行,中庸的观点纯粹是害人的嘛!」

叶昊天微笑道:「神君听我解释。所谓不偏,究竟什么叫不偏?跟什么相比才算不偏?关於这一点,可谓从说纷纭,偏颇甚多。在下以为,评价偏与不偏只有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天道,也就是事物内在的本质,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任何事物都有规律(看起来有一点像我们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里面的观点啊)比如修炼一种功法,如果找到了正确的途径,不但修得迅速,还不容易出偏差;如果不辨真伪,不假思索,任意妄为,胡乱修炼,就容易一事无成,甚至走火入魔。」

真神皱着眉头捉摸了一阵:「那么『不易之谓庸』何解?沧海桑田,世事变迁,如果『不易』岂不就容易落伍了吗?」

叶昊天进一步解释道:「其实这句话跟『不偏之谓中』的意思一样。所谓『不易』,说的是我们要认准一个方向,不能随意变更,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也要坚持下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就是『不易』。然而我们坚持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可以这么说,我们要坚持的不是我们的主观猜想,也不是圣人先贤的只言片语,更不是皇帝甚至玉帝这样权威人物的政令或者金口玉言,而是事物本身的内在规律。当然了,要想做到完全的不偏不易很困难,但是只要遵循中庸的思路,努力控制自己别走得太远,就不会出大乱子。」

真神抬头望天思考了很久,最后忽然笑道:「你说的思路思想跟魔门的神髓有很大不同,但也有些相通的地方。比如说不畏权势,不拘世俗,这些都是统一的。再说,天机变化,玄之又玄,万事有正就有反,下面是天道,反面就不是天道?人间正道是沧桑,魔道就不是沧桑了吗?谁能说魔门的行径就完全没有道理?哈哈,不说这些了,只要你不听玉帝老儿的话,我就喜欢!痛快!今天真是痛快!这场辩论我们没有胜败,算作平局结束!」

叶昊天闻言一呆:「平局怎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