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1 / 2)

道缘儒仙 鬼雨 2860 字 4个月前

回到临潼,找了家客店住下,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察看骊山的妖气。

令他高兴的是,龟镜显示苍灵宫的黑气明显减轻了不少,看来九阴教主已经离开了。

刚想察看大儒的位置,他忽然想起从没有问过朱淩,不知道他叔叔的名字。他的脑海中浮现出苍灵宫见过的银发老人的形象,同时运功推动龟镜,结果发现老人被关在一个黑咕隆咚的地宫内。

他招呼伙计送来点心、茶水,然后关上房门,唤出兰儿慢慢品茶,自己却盘膝入定,放出元神去苍灵宫查看。

元神如青烟一样飘到华清池上空,由于是大白天,放眼望去亭台楼阁一目了然。 进了大门就见两株高大的雪松昂然挺立,穿过龙墙便是九龙湖,湖面平如明镜,湖东岸是宜春殿,北岸是飞霜殿。由北向南过龙石舫,便到了“贵妃池”。“莲花汤”形如石莲花,本为皇帝沐浴;“海棠汤”形如海棠,本供贵妃享用。可是现在不管什么池子里面都泡了人,男男女女,放浪形骸,打情骂俏的有,威逼利诱的也有,袒胸露乳,玉体纷呈,追逐打闹,浪花飞溅。

他飞速地转了一圈,发现这里最大的宫殿是宜春殿和飞霜殿,苍灵宫的核心就在那里。看清位置后他直奔宜春殿而去。宜春殿外有一排房子,大约二十余间,每间房子都关押了一些人,那些人似乎不是修真人,看起来更像是普通人,其中有商贾、工匠、官员、学子,也不知道为何会被九阴教捉来。

正在疑惑之间,忽然一个关在房中的商贾模样的人拍着铁门哭叫道:“放我出去,小人情愿将积累四十年的财富全部献给九阴教,还要让家人再不信佛,全都改信真神。快放了我吧!求求各位大爷了!”话音刚落,就有人打开铁门将他放了出去。

叶昊天恍然大悟,看来九阴教急于传教,同时也为了敛财,正在对各行各业的人威胁利诱。

他飞快地在殿中看了一圈,结果没找到朱陵的叔叔。正准备离开的时候,忽然听见有人说话:“银六,再去拿点蜈蚣来,这些不够!”接着有人答应一声:“是,这就来!”然后“哗啦”一声,宫殿墙角一块大大的青砖翻开了,有人从下面走了出来,回手就要将青砖盖上。

叶昊天身形如电,迅速飞了进去,低头看时,却见下面是一个很大的地宫,分了多个房间。中间大厅里围坐着八个白发苍苍的老道,被一条金光闪闪的绳子缚住了双脚,面前是个大大的丹炉,正有人不停地往里添加药材。

八人身后站着三个凶神恶煞般的汉子,为首一人大声叫着:“小心点,三十六种药品,一点都不能错!教主吩咐,最后要炼成神丹三千六百粒。缺一粒你们都不用活了。”

叶昊天定定的看着,发现加入丹炉的药材有蜈蚣、僵蚕、地龙、全蠍、砒霜、硫磺、五色怪蛇,还有些叫不上名字的东西,其中有一种蚂蚁长约五分,色呈纯青,大概是所谓的“神蚁”了。最后加进去的是一包白色的粉末,好像是海心山群雄服用神仙丸后髓海中积下的白粉。那些药材放在一起就让人看了心惊肉跳,更不要说炼成丹药了!

加好药材,为首之人又对老道们喝道:“可以开始了!七分功力的三味真火,炼七七四十九日!武当三千弟子的性命就看你们的了!要是炼成了丹药,我就饶了他们,若是不成,我飞鸽传书,不出半日,就会有三千人头落地!你们也甭想别的了,不说外面有无数高手守着,单是这捆仙绳就解不脱!”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道深深地叹了口气,转头对身边几人道:“浩劫已至,无力回天,只好走一步看一步了!众位师弟,开始吧!”

其余几人相互看了一眼,都忍不住摇头叹息,然后一起发出三味真火,将巨大的丹炉笼罩起来,青铜丹炉一下子变得通红。

叶昊天想这神丹一时半会儿也炼不成,最少四十九天之内道士们没有性命之忧,于是转身从砖缝中飞出,向飞霜殿奔去。

飞霜殿东侧有个花圃,里面稀稀落落的长了几株开着紫色花朵的不知名的小草,边上还有一棵光秃秃的小树,周围却站了两个人守护着,看来可能是“返魂树”和“还魂草”了。

大殿四周每个角落都站了人,防护得很是严密。殿中却空荡荡没有一个人。他飘身进入殿内,仔细寻找殿中的地砖,希望能找到下面的地宫,找了半天终于在墙上发现了地宫的开口。元神从一丝缝隙穿过,来到地下,地宫黑沉沉的非常安静,虽然房间很多,却只关了三个人。其中一个正是上次看到的白发如银的老人,此时依然正襟危坐在房中。

叶昊天将元神凝结成人形,来到白发老者面前,低声道:“老先生,请问您是否姓朱?”

老者睁开眼睛,双目炯炯有神地看了他一眼,微微一笑道:“我姓程。小伙子,你找的人在那边呢!”说着向另外一个面墙而坐的人指了指。

叶昊天飞至他所指的那人面前,入目是一个慈祥的八旬老翁,一见就给人虚怀若谷、如坐春风的感觉。还没开口,老翁先看了他一眼,惊讶的道:“哎呀,这么年轻就修成儒家的浩然正气,而且已经登堂入室了!真是难得!老朽朱璨,请问你是谁?”

叶昊天忙道:“老人家,我是朱淩的朋友,是专门来找您的,看看能不能救您出去。”

老者看了看其余两人道:“要救先救他们,我不想一个人出去。”看着叶昊天有些疑惑的样子,他解释道:“这两位一个是程颢的后人,当代大儒程守礼,作过二十年的礼部尚书;另一个是圣人四十二代孙孔修文,曾经重新编注十三经,儒学修为远远在我之上。他们都是国之栋梁,儒之根基,人间至宝,容不得丝毫损失。我还可拖延时日,因为翻译未完,妖人一时间不会杀我,而他们两位眼前就有大难,不好再拖下去了。”

叶昊天听了心中震惊,没想到忽然之间在这黑暗的地宫里见到三个当代儒学大家,急忙对三人拱手施礼道:“晚辈叶昊天,难得见到三位大师,待我想想办法,怎么将诸位都救出去。”

另一人不慌不忙的道:“不要急,能救则救,不行便罢,顺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