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番外五(1 / 2)

嫁反派 布丁琉璃 5927 字 4个月前

皇后顺遂诞下一子, 举朝大喜。

昭云宫,宁殷唇色冷白,如同完成任务般扫了眼襁褓中皱巴巴的小生命, 就将他交给了乳娘和嬷嬷。

他的视线重新落回虞灵犀脸上, 接过宫婢端来的一盅鸡茸粥搅了搅,哑声道“好了,我看过他了。”

虞灵犀知晓宁殷想要个女儿, 如果能选择, 他会毫不迟疑地将自己身上的那半边血脉扼杀,全换上妻子的血脉。

可这次, 偏偏生了个儿子。

“长得像谁”

她就着宁殷的手抿了一口粥, 侧身看着乳娘怀中红彤彤的小婴儿, “他的眉目轮廓像你, 嘴唇倒是和我极像。”

宁殷的嘴唇偏薄, 不笑的时候有些不近人情。

听虞灵犀这么一说, 宁殷这才多看了几眼儿子。小婴儿的上唇有枚小小的唇珠, 的确与她很像。

其实刚出生的婴儿五官还未长开, 也说不准将来到底像谁,虞灵犀刻意这般说,只是想让宁殷多看看他的儿子。

儿子也挺好的呀。

她活了两辈子,都不曾有机会陪伴宁殷黑暗的稚童时期,能有个和宁殷生得相似的孩子弥补这段缺憾, 一起守着他一点点平安健康长大, 不失为一桩幸事。

“给他取个名字,可好”

虞灵犀耗尽体力, 声音也渐渐低了下去, 眼皮一开一阖道, “我先睡会儿。”

宁殷搁下粥碗,一手托着她的肩,一手将她腰后的枕头轻轻抽走,掖好被褥。

婴儿在一旁哼唧,他从一旁的金盆中拧了温热的棉帕,低声道“抱出去。”

乳娘和嬷嬷不敢违逆,将小婴儿抱去已提前收拾好的侧殿喂奶。

宁殷垂眸,慢条斯理地给虞灵犀拭去身上黏腻的汗水,这才丢了棉帕,倾身提笔。

虞灵犀醒来的时候,宁殷已去上朝了。

案几上压了一份洒金红纸,上头用遒劲的笔触写了十来个字,显然是出自宁殷之手。

“这些名儿,都是昨夜娘娘睡着后,皇上独自想出来的。”

胡桃扶着虞灵犀坐起,取了衣裳给她裹上,悄悄道,“娘娘说的话,皇上都记在心里呢。”

虞灵犀也是从胡桃嘴里才得知,她头胎生产了一整夜,宁殷便在殿外站了一整夜。

虞灵犀不许他靠近陪产,他便真的忍着不靠近。

“他没伤着自己吧”虞灵犀问。

她产子艰难,唯恐宁殷那疯子也在他身上划上一刀,好与她“感同身受”。

她知道,宁殷绝对做得出来。

“没呢,皇上只是站着。”

胡桃说,她每次打开殿门招呼嬷嬷端水倒水,都会看见皇上黑沉的眼睛随之一亮,直直望向垂纱飘动的殿内。

他披着一身寒夜秋霜,脚步钉在原地,可身体微微前倾,像是要挣脱什么束缚陪去妻子身边。

胡桃一向怕宁殷,因为他的心太硬太冷了,好像世间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击溃他。但娘娘生产这晚,她却蓦然发现,不可一世的狠绝帝王原来也有软肋。

听胡桃絮絮叨叨说着这些,虞灵犀含笑柔软的目光,所有的艰辛疲惫,都在此刻有了慰藉。

她执笔润墨,在那十几个字中圈出一个“容”字。

“咦,娘娘为何选这个字”胡桃问。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希望我儿将来,是个心怀宽阔之人。”

虞灵犀想了想,又在“容”字旁边添了一字,“这个,是他的小名。”

朝堂上,百官比自个儿生了独子还高兴,又是计划祭天祭祖,又是建议大赦天下。

宁殷嫌他们吵得紧,直接下朝回了昭云宫。

虞灵犀正抱着小婴儿在榻上休息,半披散的头发柔柔垂下腰间,温柔而又美丽。

见到宁殷进门,她抬眸一笑“回来了小安刚睡着。”

“小安”

宁殷眼尾一挑,乜着眼睛睡成两条缝的“小怪物”。

“我给他取的小名。平安的安,亦是岁岁常安宁的安。”

虞灵犀说这话的时候,嘴角有轻浅的笑意。

宁殷垂下眼眸。

刚开始看到这团降生人世的小东西时,他并无太大波澜。

他还是无法爱这个孩子,他本就是个冷血凉薄之人,容不下第三个生命横亘在他与岁岁之间。但小怪物是岁岁十月怀胎生下的,所以他会试着理解,然后接受。

现在虞灵犀将他们最甜蜜的记忆嵌入小怪物的乳名,那种血脉相连的“亲情”,便有了些许模糊的轮廓。

“还是叫小怪物较为妥当。”

他轻嗤了声,面无表情戳了戳婴儿的软糯的脸颊,“长得这般丑。”

虞灵犀笑了起来“他才刚出生呢再过些时日便好看了。”

这点虞灵犀倒是十分有自信,她与宁殷的孩子,无论相貌如何融合,都不可能太差。

虞灵犀开始涨奶,疼得睡不着。

宁殷本就睡得浅,虞灵犀一翻身,他便醒了。

对上宁殷乌沉的眼眸,虞灵犀有些歉意,轻轻道“你睡吧,我去让嬷嬷过来推拿。”

宁殷按住了她的腰,没有让她离开。

“告诉我,如何做。”他道。

明白他的意思,虞灵犀愣了好一会儿,低声道“这如何行一个时辰后你还要早朝”

然而宁殷根本不听她说话,从帐帘中伸出一条修长结实的手臂,抓起榻边解下的外衣,裹在了虞灵犀的肩头。

虞灵犀拗不过他,只好作罢。

宁殷推拿得很小心,半垂的眼睫在眼底落下一层阴翳,看不出情绪。尽管如此,虞灵犀还是渗出了细微的汗,攥紧了身下的褥子。

半晌,宁殷将装满白玉碗搁在一旁,取来湿帕子冷敷。随即垂首,轻而认真地吻舐她疼痛的地方。

烛火昏黄,镀着两道朦胧的剪影。

宁容一岁时,已经会叫爹娘,虞灵犀每天的乐趣,便是逗鹦哥似的逗着儿子说话。

宁殷偶尔处理完政务过来看她,总是待不到两刻钟,便不耐烦地将儿子提溜出去,顺便反手关上殿门,将虞灵犀揽入怀中。

虞灵犀被他的鼻息弄得发痒,笑道“你若得空,便帮我照看一下小安可好”

虞灵犀知道,宁殷还是无法接受宁容占据她太多时间,哪怕,那是他亲儿子。

索性趁这个机会,好好培养他们父子的感情。

第二日下朝,宁殷果然应约将宁容带去了浮光殿。

虞灵犀惬意地松了口气,目送宁殷抱着儿子出了昭云门,这才吩咐嬷嬷道“跟上,看着些。”

浮光殿中,奏折堆积如山。

宁殷单臂抱着宁容进门,将儿子搁在了龙案上。

两人大眼瞪小眼,简直像一大一小两个翻版。宁殷皱皱眉,四处观望一番,视线落在一旁的圆肚瓷缸上。

瓷缸约莫膝盖高,缸口很宽,刚好装得下一个小孩。

他一把将里头的卷轴书画提溜出来,再把儿子放进去,罩上外袍保暖,便坐下看起奏章来。

宁容自己待了会儿,见阿爹不与他说话,于是颤巍巍扶着缸沿站起,伸出断胖的小手去够案几上的奏折。

扑腾得太用力,瓷缸摇摇晃晃一番,终是骨碌一声倒下。

殿中的内侍看得心惊胆战,想过来搀扶,又不敢自作主张,悄悄在心里捏了把汗。

宁殷撑着太阳穴,眼也未抬,任由儿子装在瓷缸中,骨碌碌滚了圆润的一圈。

户部尚书进来面圣述职,便见一口瓷缸装着皇子殿下,在殿中诡异且惬意地来回滚动着。

尚书大人于心不忍,趁着跪拜时伸手,颤巍巍将瓷缸扶正。

墩地一声,瓷缸总算安静了,众人的心也随之落到实处。

小孩儿闲不住,又攥住户部尚书的官袍袖子,好奇地玩了起来。

户部尚书禀告完要事,小祖宗也没有松手的意思,只好求救般望向年轻的帝王“陛下,这”

宁殷这才抬眼,拿起案几上的裁纸刀一划。

一阵裂帛之声后,断袖的户部尚书大人如释重负地走出了大殿。

昭云宫,虞灵犀睡了个安安稳稳的午觉。

她慢悠悠梳妆齐整,正准备出门去接儿子,便见派去盯着的嬷嬷哭丧着脸回来了,道“娘娘,您快去看看小殿下吧”

“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