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第 257 章(1 / 2)

我力能扛鼎 宣蓝田 2762 字 4个月前

“少爷, 可是有问题”

耶律烈眉头沉着点戾气。看那阁廊上赏景儿的青年,浓眉黑眼,身披皮裘, 脚踩高履,满眼都是“这地方好生穷酸”的挑剔。

此人在他身上扫了一圈, 又百无聊赖地望向楼下的叫花子了,从身边护卫的裤兜里摸出几粒碎银,照着叫花子头顶扔着玩。

底下轰然大笑“爷爷再砸来再砸来”一群叫花子全高举着两手挤挤攘攘地接银子,那青年就愉悦地翘起唇。

怎么看都是个家财万贯的蠢货。

耶律烈收回视线, 下意识去寻乌都的身影。

这小东西不像别的娃娃, 上了集市不讨吃不讨喝,什么花里胡哨的东西都只看不碰, 喜欢的净是些瓶瓶罐罐。

几文钱一个的黑瓷罐子,做工匀称的葫芦瓶, 价值几十两的琉璃瓶最是难寻, 好在镇上偷鸡摸狗的混子多,总有买卖门路。

辽人手里的金银都沾血, 抢来的钱不知贵贱, 也不讨价还价, 说个数直接给银子。每回他们一进集市,整条街都知道肥羊来了。

辽兵掂了掂布袋里的分量, 叮呤咣啷一阵响,便笑着打趣“乌都,你买这么多瓶做什么试试哪个当夜壶好使”

“哈哈哈, 要什么夜壶乌都昨儿尿湿的褥都是我洗的。”

乌都恨恨咬牙, 长了点肉的腮帮子气得鼓起。他最近魔怔了似的, 梦里不是梦到河, 就是梦到海,尿床的那一瞬,他整个脑子都是空白的。

耶律烈给面子地笑了声,手边的近卫一听大汗被逗笑了,愈发猖獗,逮着乌都的糗事一件件地说。

乌都不理他们,埋头在货摊上找合适的长颈瓶。

每当换季之时,他总要买许多瓶瓶罐罐,做一波新的法器,最近该是测河水温度、算黄河化冻和桃花汛期的日子了。

黄河宁夏内蒙段的汛期一般发生在34月,算算农历公历的相差,时间差得不多了。

今年太平洋暖高压北移,保不齐会有大汛,上游冰凌顺河而下,连上此地的融冰解冻,不知会是多大的洪水。十二连城离黄河不过五六里地,地势北高南低,山不连横,一旦发了洪水,就要成十里泽国了。

可再想想,要是真的发了洪水,他一己之力能做什么,能凭一个“圣子”的身份号召万民,随他往河流上游迁还是能凭一声“父汗”,哄得耶律烈派兵救难民

全是滑天下之大稽的事儿。

乌都又沮丧起来。

今日出城的路静得出奇,乡道上的牛车骡车都看不着了。四野只有牧民,“啰啰”地赶着牛羊而归,漫山悠扬的调子交和,似一曲别样的山歌。

一切都与往日没什么不寻常。

离营房越近,耶律烈越觉得不安稳,薄汗淌湿了后颈营里的炊烟已经升起来了,练武的练武,做饭的做饭,却没人像往常一样,呼唤着“乌都今儿买回什么来了”。

甚至,营里没有一个兵朝着这头笑,全静默地望着他们走近。

这不对

耶律烈冷汗愈重,飞快沿着今日出门后的每一件琐事去想。他能顶着北元的斩首令在草原上游荡十年,靠的就是狼一样的警觉敏锐。

可是已经迟了。

“吁”

一声呼哨,北面矮山、南面乡道、东西两面草甸林中,一排一排的全甲军从草木伪装中钻出来,甲胄革皮磨蹭竟和成了一片锵然的金戈声,近处几百弓兵握弓而立,寒芒全对准他。

耶律烈陡然变了脸色“胡睹衮,带王子走”

他的亲信都是随他从西辽王宫一路杀出来的,令行禁止,绝不违命,几个壮汉立刻将二王子紧紧包裹在中间,挟了他上马就逃

乌都成了被落下的那个,仰起头,呆呆看了看耶律烈,这才默默挪脚往人堆里缩,藏在了羸弱的山师傅背后。

直到几十杆箭朝着二王子激射而来,把他座下的马射成了筛子,耶律兀欲被乱箭射穿了一只脚,惨嚎着滚落下地对方指挥进攻的小将军大喝一声“留活口”

乌都这才冒出另一个念头。

黑发黑眼,说的官话,字正腔圆。

这是盛朝人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