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2 / 2)

西出玉门+番外 尾鱼 3425 字 3个月前

昌东沉吟着放下帘子。

沙漠里有一种植物叫红柳,是用来固沙的,阻了沙之后,乍看像坟头,长得不甚高大,只一米见方,但很少有人知道,它的根株粗壮密集,可以往地下抽伸30多米。

叶流西给他的感觉就像红柳,只要事不关己,他就不想究她的底,因为不知道带起的,会是什么样庞大的秘密。

也许应该提醒肥唐,有些人,抆身而过也要目不斜视,尽量别去惹。

——

第二天傍晚,昌东取回车,特意从土路口绕了一下,想跟叶流西说一声,已经准备好可以出发了。

他的所谓「准备好」,就是列了张单子,写明要带的东西、要联系的后援——那旗镇太小,连卫星电话都没处买,他预备路上购齐,至於最占重量的吃喝消耗品,到距离戈壁最近的补给点再装车。

叶流西居然不在,摊位被一对老夫妻给占了,昌东打听时,老头答说:「她今天去别块(处)做工咯。」

又做什么工?

昌东给叶流西打了个电话,她很快接了,那头嘈杂得很,她在忙,回了句「在德胜街,有事过来,没事回头再聊」,就挂了。

昌东翻出新买的那张城区图看,在「推荐去处」的版面里找到德胜街,居然是个标四星的去处,写着「那旗人气最高的美食文化街」、「不可错过」。

遣词造句跟回民街的版本如出一辙,可能是那个编辑跳槽过来的。

昌东决定过去吃个饭。

到了才发现,也就是比较热闹的小吃街,正是饭点,露天搭了不少桌,生意最好的是烧烤和小火锅,有小贩推着大桶的杏皮水穿梭其中。

至於叶流西,非常显眼——她正在烤串。

烧烤炉里火正旺,那些串钎,新放的、要翻面的、要刷油的、要撒料的,她居然真的一点都不乱。

昌东在一张空着的小桌子边坐下来,点了些烧烤,又加了瓶啤酒,他的单子送过去时,叶流西抬头朝这边看了一眼,昌东朝她点点头,算是打招呼。

他有点佩服她,每次见她,她都能换份工,每份工之间还风牛马不相及——说她是三百六十行成的精他都相信。

这一餐快吃完的时候,叶流西终於得了个空闲,嚼着烤饼过来找他:「找我?」

昌东一条条说:「昨天你见到的那个,叫肥唐。他会跟我们一起走线——我让他去租一辆四驱越野,这样多一辆车装补给,更稳妥。」

叶流西说:「好啊。」

边说边顺手拿起装辣椒面的调料罐,给烤饼添点料。

「我们从敦煌进,行程顺利的话,预计四天出,我会在进戈壁之前谈好后援队,每天定点跟他们联系,报GPS位置,失去联络48小时就开始救援。」

叶流西说:「挺好的。」

「还有就是,龙城的面积比半个上海都大,东西南北都长得差不多,人在里头很容易失去方向感,你凭什么说你能准确找到孔央的位置?」

叶流西斜乜了他一眼:「怀疑我啊?」

昌东掏出列好的物类单,在背面画图:「不是怀疑你,你至少给我大致的方位,这样我可以事先规划路线,少走弯路。」

他把画好的方位图给叶流西看。

「龙城大致的形状,是斜三角,很多人去过,但都是循前人的路线,快进快出,基本是这条东南斜插到西北的线……」

他在方位图中央位置穿插了一条曲线。

「而这条线,每年都有不少车队在走,如果孔央屍体在这附近,早就被发现了,所以你去的那次,一定是深入龙城腹地了。」

「这条线上,有三个方位点,这里,是汉代的烽燧台,只剩下一个土台了;这里,有两个灌满沙的大汽油桶,桶身用红漆刷了个指向标,是70年代的考古队设的路标;这里,是百米沟槽,里头都是骆驼的骨架——你是在哪个点附近偏离安全路线的?」

叶流西看了会,示意了一下烽燧台和汽油桶路标之间的方位:「这里。」

昌东皱眉:「这一带盐壳多,路不好走。」

叶流西耸耸肩:「所以那些进龙城的人,都没发现你的孔央啊,要是路好走,早就找到了。」

昌东收起清单,把餐钱压到调味罐下:「明天凌晨,4点半,那旗镇外,大家在前进桥头汇合。」

前进桥在镇西十多里,河道早干了,空留一座桥。

叶流西意外:「为什么桥头汇合?不能在镇子上汇合了一起走吗?」

「不能。」

「四点半是不是太早了?需要这么赶吗?」

「需要。」

叶流西觉得好笑:「就不能解释一下为什么?」

「明天见了面,会告诉你。」